非遗之韵点梦童心—— 赤水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基地走进泸州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作者: 时间:2025-01-08 点击数:

2025年1月2日,赤水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基地与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基地携手走进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为这里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充满爱心与趣味的非遗普及活动。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创意学院的师生组成的非遗志愿服务队针对特殊教育学校孩子们的身心特点,精心设计了互动性强、趣味性足的非遗讲解、演示和体验等普及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泸州油纸伞、泸州老窖、古蔺花灯、古蔺郎酒、先市酱油、雨坛彩龙等六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体验非遗技艺的魅力。

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孩子们兴奋地参与到漂漆书签、漂漆纸伞的制作中,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惊喜,亲手制作完成了一张张色彩斑斓的漂漆小书签和小伞面,孩子们感受到了漂漆工艺的独特魅力,体验到非遗技艺带来的无限乐趣,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这既是对非遗技艺的一次实践,更是对孩子们自信、自强精神的鼓舞,让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为他们的人生之路点亮一盏明灯,助力他们勇敢地追求梦想,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赤水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基地一直以来致力于非遗的传承与普及,此次走进特教学校,更是体现了基地对特殊群体的关怀和对非遗普及工作的不懈努力。基地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与特教学校的合作,让非遗成为特殊儿童成长道路上的陪伴与力量。

展望未来,赤水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基地将继续肩负起非遗普及的重任,通过多种形式的非遗普及活动惠及更多特殊儿童,让这份传统文化的光芒照亮他们的成长之路。我们相信,在爱与文化的滋养下,这些特殊的孩子们定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版权所有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 Copyright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