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伞制作技艺(油纸伞制作技艺)

作者: 时间:2023-01-19 点击数:

泸州伞制作技艺(油纸伞制作技艺)已有四百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据《泸县志》记载,四川省泸州市分水油纸伞起源于明末清初,分水伞厂是泸州油纸伞制作技艺的传承者,它以传统手工方式制造的桐油纸伞至今仍显示出古老工艺的独特价值。

分水油纸伞选料精细,上油厚重,绘图雅丽,以泸州当地盛产的桐油、楠竹、水竹、岩桐木、皮纸等为原料制作完成,伞身轻便美观,伞面诗画兼备寄情寓意,如以龙凤呈祥表征吉祥,牡丹表征富贵,山水寄托中国人的山水情怀等,表达了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与天地万物和谐相生的理念,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民俗文化价值,是民间举办婚庆、进行原始宗教活动时常用的物品。

泸州油纸伞制作技艺流程复杂,一把油纸伞要经过锯托、穿绞、网边、糊纸、扎工、幌油、箍烤等九十多道工序才能最终完成,缺一不可,所有工序均由手工完成。制成的产品质量优良,反复撑收三千余次不坏,清水浸泡24小时不脱骨,顶五级风行走不变形,深受用户和民间收藏者的欢迎。2008年,以分水油纸伞为代表的伞制作技艺(油纸伞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也是目前油纸伞行业中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性文化遗产。

版权所有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 Copyright © 2011.